公共美育教研部
 网站首页  美育建设  师资力量  课程设置  成果展示  艺术天地  新闻通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通告>>正文
【新闻通告】
美育大讲堂第四期:服饰文化
2019-11-12 08:22  

美育大讲堂第四期:《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有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这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本期美育大讲堂将由公共美育部兼职教师曲彦臻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及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下色彩的含义与变化。

 时间及地点:11月13号下午3:30-4:40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东区美术馆三楼

关闭窗口

 网站维护:公共美育教育部  技术支持: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处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版权所有©长春人文学院  吉ICP备11002363号-6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关注我们: